
汤海英,淮阴工学院副教授,国家二级美术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,台湾中华大学访问学者。现为民盟淮安市文化委员会副主任,民盟淮阴工学院总支主委,清江浦区第二届人大代表,《现代青年》十佳艺术家,入选第二期淮安文化“名师带徒”行动雕塑人才培养,淮安市第二期、第三期533骨干人才,中国好创意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江苏赛区专家评委,国家艺术基金“南朝石刻的临摹写生与传统雕塑保护”人才,江苏省重大历史题材主题性雕塑创作人才。目前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会员、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、日本国际艺术研究院会员、江苏省雕塑家协会理事、江苏省侍茶官、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、民盟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、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会员(生态与设计专委会副主任)、淮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、淮安市美术教育学会副会长、淮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,连云港老街艺术共生计划专家顾问。
汤海英自工作以来,扎根三尺讲台十七载,坚守教书育人初心。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”是民盟先贤陶行知先生为教育奉献一生的宣言,也被作为汤海英的教师座右铭,她执教于家乡淮阴工学院,更以恩来精神育人开展教研,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,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、优秀教师称号。
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强调: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,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、引导、组织工作机制。”汤海英主要从事雕塑创作与研究,师从雕塑家吴为山教授,“为人、为学、为师”秉承恩师教诲“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把握时代主题、时代价值,坚持养德、修艺相统一,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”,多年来,汤海英继承传统中华文艺思想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坚持实践艺术服务地方,产学研反哺教学。曾举办“对苏北的红色追塑”雕塑个展,作品获国家、省级奖项25项,发表专著2部、期刊26篇,设计作品多次被机构收藏、采用,艺术实践多次被央视网、交汇点等多家媒体报道转载,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。